非接触式生物雷达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和体温四项,体征数据的实时监测以及动态变化对于疾病诊断以及病情演变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生命体征实时动态监护是必备的项目。在普通病房,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也是常规项目。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jpg

 

  对于重症患者,由于对体征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临床上普遍采用多参数监护仪,需要医护人员在患者身上接插多种传感器,有些是贴在身体表面,有的则是要插入体内(有创检测如中心静脉压)。在准确检测患者数据的同时,也造成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因频繁接触受感染风险上升、患者恐惧加剧、费用飙升等。特别是这次新冠疫情,病毒传染性强,在隔离状态下要实施生命体征检测,困难和风险都显著增加。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jpg

 

  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技术来解决临床监护问题一直为行业所期待,该领域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30年时间,目前已开始进入商用。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最有潜力的生物雷达技术。

毫米波雷达通过高速扫描人体表面,可以准确获取到人体的心动冲击波、呼吸波和体动波,波形完整,细节丰富,不仅可以准确计算出患者的心率和呼吸率,位移分辨率达到0.02mm,心率检测范围可以达到165次以上,而且可以通过AI数据挖掘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呼吸变异性(BRV)、呼吸暂停等。对于传染病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婴幼儿等不方便通过接触方式监测的患者具有独到的优势。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3.jpg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4.jpg

 

  对于普通病房恢复期患者、家庭病房日常监护等,非接触式生物雷达监测也大有用武之地。根据国外同类产品的应用数据,该技术可以给临床结果带来如下改善: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jpg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6.jpg

 

  非接触式生物雷达产品的形态有多种,由于可以穿透空气、床垫、被褥衣服等低密度介质,除了可以安放在床垫下面以外,还可以安装在墙壁或天花上,目前有效探测距离可达6米,可以实现病床、病房、卫生间的多点监护。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7.jpg

 

  安装在床头墙壁上,不影响床体移动和护士更换床单床垫。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8.jpg

 

  直接压在床垫下面使用,简单方便。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9.jpg

 

  直接安装在护理床背板上,护理床直接升级为监护床。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0.jpg

 

  卫生间和浴室也是意外的高发区,可以通过安装生物雷达及时预警,而且没有隐私泄露风险。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1.png

 

  生物雷达也属于电磁波范畴,安全性受到普遍关注,上表是健康卫士雷达模块的第三方检测数据和对比结果。

CULTURAL INFORMATION

文化资讯